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城市建设 » 正文

惠水绘美丽“涟江答卷” 建山水田园城市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3-04-14  浏览次数:10
核心提示:纵贯县境南北89公里,流经11个乡镇,沿河88处饮水工程,灌溉农田面积25万亩在这些数据的背后,是一个让46万惠水人倍感温暖的名字

纵贯县境南北89公里,流经11个乡镇,沿河88处饮水工程,灌溉农田面积25万亩……在这些数据的背后,是一个让46万惠水人倍感温暖的名字——涟江。

去年,在奏响“三化同步”强音的同时,惠水提出了“山水田园城市”的建设蓝图,结合地域特点和生态优势,该县在规划中明确,将进一步加大对涟江河的保护、治理力度,真正让“水”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生态元素。

2011年10月,流经惠水高镇镇和城区8公里的翁吟河段和高镇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开工。

该工程总投资3393万元,保护人口7万余人,保护面积3.5km2,综合治理河道长度6800m,新建防洪堤9074m。如此之大的资金投入和受益人口之多,这在该县尚属首次。

作为山水田园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该县将涟江河治理工程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,一方面发挥其护堤、防洪、灌溉等主要作用,另一方面,融治污功能、河道景观及沿河文体设施建设为一体,以进一步提升河道的整体功能,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脉。

一年多的时间里,工程进展顺利,目前已进入收尾期。一个河堤严实,河道整洁,河面清洁的涟江新景观即将呈现在人们眼前。

同时,涉及该县10个乡镇的7个河流治理项目也将于今年启动,预计2015年全面完工。

在涟江河道治理工程有序推进的2012年7月,惠水县全县城镇建设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了“努力打造一个‘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商’的高原山水田园城市”的目标。其中特别提出,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管理力度,特别是从改善人居环境出发,继续完善涟江两岸绿化、亮化景观工程,启动十里涟江景观长廊规划设计工作,继续整治、改造城区河道和排污体系,实现河道景观和城区建设功能融为一体,相互渗透。

如何做到宜业而又宜居、宜商而又宜游?如何在“三化同步”的发展大环境下做好“生态山水”这篇文章?如何让涟江河不因经济增长而“受伤”?

带着这样一个个不能回避的疑问,该县对涟江河的实地调研也悄然开始。从去年8月份起的一个多月里,由惠水县委政研室牵头水利、环保、住建、工信等部门,行程400多公里,从涟江源头至出口,以实地走访,座谈交流,问卷调查等方式,分别到11个乡镇,12个部门,26家企业,对涟江河环境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调研。

通过深入调研,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,及时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,对涟江河的现状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,为该县进一步治理涟江河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。在9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上,万余字的调研报告被列为一个重要议题来讨论,县四家班子当即就涟江河治理的机构设置、工作措施再次进行安排部署,决定将涟江河治理作为当前及今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,确保母亲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洁净。

结合当前的河流治理工作,该县加大对流域内工业、煤炭、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。特别是对位于长田、高镇、大坝三个企业聚集的乡镇,制定专门的督查机制,对企业的排污设施和标准进行“常查、严管、整改”,确保企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,不会对涟江河造成污染。

作为承担河流治理主要职能的惠水县水利局,仅去年下半年就投入资金13万元,对涟江河城区河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。除了增加管理人员外,该局还不断增设治理设施,特别是对自动割草保洁船的投入使用在我省尚属首次,这标志着涟江河水面管理实现了从人工到机械化的转变。

2012年12月,惠水涟江水利风景区获批为国家水利风景区,成为全国第5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。这是继2010年12月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后的又一次蝶变。

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称号,含金量高,影响力大,既是对该县多年来在保护、治理涟江河上所取得成绩的肯定,也是对该县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。

近年来,惠水依托涟江河水体、两岸水利工程景观和丰富自然资源,结合惠水好花红特色民族文化元素,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和多方筹措配套建设资金,投入数亿元打造集水利工程景观、大坝田园风光、布依民族风情等于一体的特色水利景观旅游带。景区以“江、湖、田、岛、山”等山水风光为核心主体,民族文化、剿匪文化和田园风光为主要景观特色,按照“一带”、“两园”、“六景区”的布局结构,规划总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9.8平方公里。

在此基础上,该县通过扩大招商引资范围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吸引资金、技术特别是先进理念对涟江水利风景区进行更大手笔的规划建设。同时借陕西凤县打造全国最美县城的理念,结合该县旅游资源实际,将涟江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成惠水山水田园城市的品牌名片。
 


分享到: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钱:0851-82516090 黔ICP备17005841号-2
客户服务邮箱:service@gzjtss.cn 贵州交通设施网 gzjtss.cn ©2012-2013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