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城市建设 » 正文

织金县“三大工程”建设“幸福之城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3-04-23  浏览次数:15
核心提示:如今,走进织金县的农村,清风和煦,曲径幽长,小桥流水,柳叶拂面,远山如黛,小村如画,美丽的田野风光,令人无比惬意。近来,

如今,走进织金县的农村,清风和煦,曲径幽长,小桥流水,柳叶拂面,远山如黛,小村如画,美丽的田野风光,令人无比惬意。

近来,织金县大力实施“领头雁工程”、“美丽乡村建设工程”、“惠民工程”“三大工程”,着力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,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,不断提高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,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,这里正在成为充满生机的 “活力之城”、“宜居之城”和“和谐之城”。

实施“领头雁工程”

提升农村干部精气神

打造“活力之城”

“我们一定好好干,积极配合村支“两委”抓好抓实工作,不辜负组织的期望”, 4月1日下午,织金县纳雍乡新走马上任的133名村民小组长接受完任前培训后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。

为充分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建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,织金县拿出4000余万元实施“领头雁工程”。一是创新选拔机制,让“村官”有“奔头”。 通过“两推一选”、“公推直选”、选派、公开选拔等方式,加强选拔村(居、社区)党组织书记工作力度。同时,配齐了4805名村民小组长。二是健全激励机制,让“村官”有“靠头”。采取“岗位工资+绩效工资+岗位补助+特殊津贴”的组合方式明确了村党组织书记报酬标准,将村干部的基本报酬1200元纳入县财政预算。每年面向全县村(居、社区)公开选拔10名左右优秀现任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,为优秀村干发挥才能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。三是完善教育机制,让“村官”有“盼头”。完善县、乡两级联动培训机制,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,确保每名村(居、社区)干部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,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。从2013年起,县委组织部每年将对村(居、社区)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,并选派50名左右优秀村(居、社区)党组织书记赴县外培训。四是建立管理机制,让“村官”有“干劲”。 要求村党组织书记与村民代表签订《承诺责任书》,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;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实绩档案;加大跟踪考核管理力度,推行“双述双评”机制;建立健全了调整不胜任村(居、社区)干部工作机制,对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村(居、社区)干部作出组织处理或依法罢免。
 

分享到: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钱:0851-82516090 黔ICP备17005841号-2
客户服务邮箱:service@gzjtss.cn 贵州交通设施网 gzjtss.cn ©2012-2013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